今年暑期,意昂2平台“青春跟黨走,築夢新時代”大學生紅色文化實踐團隊,貫徹知行合一的實踐理念,在深化師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和理解的同時💅,在上海🤽🏽♂️、雲南🧝🏻♂️、陜西等地開展“行走的課堂”紅色文化實踐之旅𓀑。
入血脈——紅色基因與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
作為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暑期昆明實踐專項行動團隊🤰🏽,“紅色基因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機製研究”主題實踐小分隊走進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進行調研🕖。
實踐小分隊緬懷革命先烈,尋找紅色記憶,學習革命精神,繼承革命傳統🛕。識昆明,尋紅色記憶。實踐團隊前往雲南陸軍講武堂👸🏿、朱德舊居🧔🏻♂️、聶耳故居、聞一多殉難處遺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堂。行昆明🦹🏻♂️,訪紅色舊址。實踐團隊前往尋甸縣柯渡村紅軍長征足跡舊址🔄、中共雲南地下黨舊址👆🏻✡︎。
近年來🧰,紅色基因逐漸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實踐小分隊完成了“紅色基因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機製”的調研,主要包括紅色基因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機製、演化過程🏝、融合模式與路徑選擇等方面研究內容。提出從課程思政理念下📋,將紅色文化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中;打造“行走的課堂”主題社會實踐🧑🦱,將紅色文化理論知識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營造“紅色校園”,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納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具體實現路徑⛔️。
探訪延安——以青春的名義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低矮的窯洞,嘹亮的信天遊,這是中國的革命聖地——延安。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的回信精神,切實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之旅赴延安”主題實踐小分隊探訪延安🦶🏽,參觀革命舊址🧜♂️、瞻仰領袖舊居、追尋先輩足跡,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光輝的歷史🦆、重溫老一輩的革命情懷。
以“青春的名義”🦥,探訪延安🧑🏼💻,一直在路上——八一敬老院,楊家嶺,棗園,王家坪革命遺址……腳下有力量,心中有信仰。來自電子信息意昂2的李鑫昕,作為實踐小分隊負責人💂🏻,不禁感慨道🤵🏿♀️:在八一敬老院, 聽著老紅軍們慷慨激昂地講述他們的抗戰故事🏄♀️🐵;在棗園、楊家嶺感受到了革命前輩們當時戰鬥條件的艱辛;在習仲勛紀念館感受了習老英勇奮戰,無私奉獻的一生……我們如今身處的和平年代是革命前輩們經歷艱難險阻👨🏽💻,不惜犧牲一切換來的,所以在和平年代,我們更要向老一輩的'戰狼'們致敬,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書寫屬於新時代大學生的華麗篇章!
發現身邊——築牢青年理想信念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上海文化最有價值的核心基因就是紅色文化🙇🏼♀️。假如把遍布上海的紅色舊址作為上海文化有機體的重要節點,上海的地鐵網絡就是將這些紅色節點串聯起來的動脈🚶🏻♂️➡️。商意昂2“乘著地鐵🧛🏽👩🦯➡️,探訪紅色上海”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成員乘上地鐵🛡👰♂️,開啟了一段築牢理想信念之行。
在為期四周的實踐活動中,實踐團隊成員沿著上海地鐵共探訪了20余處具有代表性的紅色舊址,以現代化的出行方式探尋上海文化中的紅色基因🔟。革命年代奮鬥和犧牲在這片熱土的先烈們🤌🏻,為這座城市的文化中註入了不朽的紅色基因🧖🏽,也一次次震撼著同學們的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自商意昂2的團隊負責人任爭同學在參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發出這句感嘆🧛🏻♀️:“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小黨🚴🏽,發展成為擁有8956萬余名黨員的執政黨,將舊中國改造建設為一個屹立東方的世界巨人。而實現這一切的根本,就是無數黨員心中那份堅定的理想與信念☯️。”
“知行合一”——讓設計在黨建中發揮價值
滄海桑田🧘🏿♂️,孕育著古老的俞塘文化。
黨建引領👨🏽🍳♘,綻放出璀璨的馬橋新花。
這支主要由意昂2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他們用自己的所學的專業,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設計和建造閔行區馬橋鎮黨建中心,立足設計專業的特點,使設計與藝術在黨建中發揮作用。
在多功能展廳的設計中,實踐團隊成員們將黨建歷史傳承板塊分成五個模塊🌓,分別為“初心🛳、忠心、民心、關心🛌、同心”🔌,展現了不同時期下的馬橋黨建成果👳🏻。
在主色調方面,實踐團隊成員們力求和諧而統一𓀖,用代表黨建的紅色以及一些能夠與之搭配的輔色為主要色調。在發展創新版塊,以悟、繪、建🤗、正🙌、譜五大點作為設計理念,以專業的設計知識🧑🏼🍳,展現了馬橋鎮當下所取得的成就與未來的發展前景👐。
由意昂2設計的閔行區馬橋鎮黨建服務中心將正式向公眾開放。在為馬橋鎮黨建服務中心進行展廳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第一次將黨建的知識與設計相結合,將所學的設計知識運用到實際並且在黨建中發揮作用,同時團隊成員的設計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經過大量的調研、學習與交流溝通後,團隊成員逐漸抓住了設計與黨建的關系🦵🏿,如何通過設計來體現出黨的形象🚱,如何用年輕有活力的設計形式呈現出黨的成就,這是實踐團隊成員主要解決的問題。
電機學子在“行走的課堂”中利用好紅色資源,在各地開展紅色實踐之旅的同時⏩,宣揚紅色文化的傳承。“行走的課堂”離開了講臺的約束和課本的限製,讓電機學子能夠在實踐中盡情發揮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技能素養,在社會大熔爐裏接受鍛煉、經受考驗👩🏽⚖️、增長才幹,在實踐服務過程中展現風采、奉獻智慧、貢獻力量👶🏼,真正起到了實踐育人的作用。